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1
(一)海 默的垄断优势理论
1,Steven H。Hymer(PHD。)其人
生于加拿大,美国求学和执教的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首先创立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先河。1960年,他完成了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该文问世后,并未引起世人重视,由于快速发展的国际投资实践对其理论的验证,该理论才成为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到1976年,该理论正式问世时,他已谢世2年。
2,垄断优势理论的形成
运用西方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实证分析美国1914—1956年对外投,资结论如下:
(1)1914年前,美国有大规模的直接投资,而对外证券投资则没有;
(2)20年代,二者都迅速增长;
(3)3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下降小,对外证券投资则较大;
(4)二战后,直接投资增长快,证券投资发展慢;
(5)地区分布,1929年在加拿大的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相差不大,同期,美国对欧洲的比例却为2。5:1。
传统理论不能对此做出科学解释。 海默认为:
(1)美国对外投资在于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
(2)市场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3)如果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运行是完全有效的,则对外投资就不可能发生;
(4) 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跨国公司具有垄断优势(技术优势,先进管理,资金,信息,国际声望,销售,规模经济等);
(5)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具有人文,地域,制度等优势,但跨国公司仍具有净优势。
3,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1)H?G ?johnson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在于“知识的转移”(1970);
(2)R ?E ?Caves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在于其能产出差别产品(1971);
(3)F ?T ?Knickerbocker提出:“寡占反应论”;
(4)S ?Hirsch从成本的角度提出了“出口贸易与对外投资比较理论”(1973),即:
跨国公司选择对外前
当跨国公司国内生产成本与出口销售成本之和小于国外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之和时,跨国公司选择出口贸易方式参与国际经济,以获取最大利润;反之,则选择对外投资方式参与国际经济,以获取最大利润。
(5)F?R ?Root认为:跨国公司选择对外投资的方式主要原因是避免许可证交易中存在的技术泄密风险,继续保持其技术垄断优势(1978)
4,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
积极的方面:
(1)垄断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代替完全竞争来解释国际资本流动;
(2)把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区别开来;
消极的方面:
(1)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无法解释没有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行为;
(2)没有涉及区位选择的问题。
课程推荐
- 外贸会计普通班
- 外贸会计特色班
- 外贸会计精品班
- 外贸会计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普通班 | 班次特色 |
200元/一门 380元/两门 |
购买 |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精品班 | 班次特色 |
480元/一门 960元/两门 |
购买 |
- 外贸会计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相关文章
外贸会计实务考试试卷(5月)(答案) (2009-09-14 09:49:42) |
外贸会计实务考试试卷(5月)(四) (2009-09-14 09:48:45) |
外贸会计实务考试试卷(5月)(三) (2009-09-14 09:46:43) |
外贸会计实务考试试卷(5月)(二) (2009-09-14 09:45:10) |
外贸会计实务考试试卷(5月)(一) (2009-09-14 09:42:02) |